嘿,我是阿志,一個揹包背了快十五年,地圖都快被我走穿的旅行老鳥。藝術館我去過不少,但要說最讓我覺得「哇塞,這世界真有這麼奇妙腦袋!」的地方,東京的草間彌生美術館絕對排前三。它不像盧浮宮那樣大氣磅礴,也不像MOMA那樣包羅永珍,它就是草間彌生奶奶一個人的、極致濃縮的、近乎偏執的幻想宇宙。踏進去那一刻,你就別想「正常」地走出來!
目錄
老實說,去之前我對草間彌生的瞭解,大概就跟很多人一樣,停留在「哦,就是那個畫很多圓點點的日本婆婆,還有個南瓜」。但當我真正站在草間彌生美術館裡面,站在那個被鏡子、燈光和無限延伸的圓點包裹的房間裡(就是那個超有名的Infinity Mirror Room),整個人都懵了。不是視覺衝擊那麼簡單,是一種……怎麼說呢,有點暈眩,有點迷失,但又莫名興奮的感覺。你會忍不住想,這位九十多歲的奶奶,腦子裡到底裝了怎樣一個無邊無際的世界?草間彌生美術館的存在,就是讓你有機會短暫地、安全地踏入她的腦內劇場,去感受那份純粹的、有時甚至帶點神經質的創造力。
草間彌生美術館 本身就是一個藝術品。它坐落在東京新宿區一個挺安靜的住宅區裡(地址:東京都新宿區弁天町107),是一棟純白色的五層小樓,外觀簡潔又現代,跟周圍的環境形成有趣的對比。設計師是Kume Sekkei事務所,他們很聰明地摒棄了花哨的外型,用乾淨的線條和巨大的落地窗,把焦點完全留給內部的藝術世界。你知道嗎?這美術館是草間彌生奶奶自己出資建立的基金會運營的,2017年才開幕,算是很「年輕」的美術館了,但人氣爆棚的程度,絕對超出你想象。所有去東京的藝術愛好者(或者像我這樣愛看熱鬧的旅人),都把這裡列為must-visit。它的定位非常明確:深度展示草間彌生跨越數十年的藝術實踐,從早期驚世駭俗的作品,到近年充滿哲思的新作。它不是回顧展,而是持續呈現她生生不息創造力的動態視窗。如果你對當代藝術、對打破常規的視覺表達感興趣,或者單純想體驗一種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,草間彌生美術館 絕對能給你驚喜(或者驚嚇,但絕對是好的那種!)。
(一級標題結束,下面開始二級標題部分)
一、 門票:手速!網速!缺一不可!
說到門票,這可是草間彌生美術館 之旅的第一個挑戰,也是最大的門檻!相信我,想臨時起意當天去買票?門兒都沒有!它採用的是100%預約制,而且必須提前很久在官網搶票。官網每個月1號日本時間早上10點(臺灣時間早上9點),會開放下下個月的所有門票預約。舉個例子:你想11月去,那你必須在9月1號早上9點(臺灣時間)就守在電腦/手機前。
為什麼這麼難搶?
- 場館小容量極有限: 美術館本身不大,為了保證參觀品質(想想那些鏡屋,人擠人還看啥?),每次放進去的人數很少,參觀時段也嚴格限制(通常每個時段只放10-15人左右)。想想全球洶湧的粉絲和遊客,票源僧多粥少。
- 狂熱粉絲與網紅打卡雙重夾擊: 草間奶奶的號召力太強了,加上那些鏡屋空間簡直是Instagram爆款製造機,無數網紅和遊客趨之若鶩。
- 黃牛? 雖然官方打擊很嚴,但需求太大,難保沒有漏網之魚,也加劇了搶票難度。
我的搶票血淚史:
我上次去是去年櫻花季,目標搶5月的票。4月1號早上8點50分就開著三個裝置(電腦+手機+平板),登陸官網,瘋狂重新整理。9點一到,頁面瞬間卡死。等我終於刷進去,5月週末和假日的票全!沒!了!只剩下一些工作日下午的時段。最後勉強搶到一個週二下午3點的。真的,手速和網速缺一不可,還得有點運氣。建議搶票時:
- 提前註冊好官網賬號,填好個人資訊(姓名、郵箱、電話)。
- 提前10-15分鐘登入,不斷重新整理預約頁面。
- 目標時段別死磕熱門時間(如週末、假日早上),看到有餘票的時段(即使是平日或傍晚)立刻下手!稍微猶豫可能就沒了。
- 付款要快: 支援信用卡支付(Visa, Mastercard等常見國際卡),支付成功才算鎖定。
門票價格 (2024年最新):
票種 | 價格 (日元)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成人 | ¥1,100 | 大學生及以上 |
高中生 | ¥600 | 需出示學生證 |
中小學生 | ¥300 | 需出示學生證 |
幼兒 | 免費 | 小學生以下 (需成人陪同,也需預約免費票名額) |
* 價格可能會有微調,請以官網公佈為準。買到就是賺到!*
切記切記:
- 入場必須攜帶:
- 購票時登記的證件原件 (護照最保險,臺灣同胞帶上護照或身份證)
- 購票確認郵件/二維碼 (電子版或列印件均可)
- 嚴格按時段入場: 遲到真的可能進不去!因為每個時段的參觀時間是精確控制的。
- 沒有現場售票! 別白跑一趟!

二、 開放時間:短!精!準時!
草間彌生美術館 的開放時間,也充分體現了它「小而精」的特色:
- 每週開放:星期四、五、六、日及日本國定假日。 (對,一週只開四天!週一、二、三固定休館!)
- 每日開放時段: 分成幾個固定的小時段,每個時段約90分鐘。
- 通常為:11:00 - 12:30 / 12:30 - 14:00 / 14:00 - 15:30 / 15:30 - 17:00 (最後入場時間通常為16:30)
- 每日最終入場時間:下午16:30
為什麼這樣安排?
還是為了控制人流,保證每位參觀者都能在相對安靜、不擁擠的環境中,沉浸式體驗草間彌生的作品。尤其在那些需要互動的鏡屋空間,如果人滿為患,體驗感會大打折扣。90分鐘的時間,對於仔細看完五層樓(實際展覽空間約4層)的作品,並拍照留念,其實是剛剛好,甚至有點緊湊的。你必須準時到,然後跟著工作人員的引導節奏走,不能在一個地方逗留過久(特別是熱門裝置),不然會影響後面的人。
我的觀展體驗流程參考:
- 提前15分鐘到達美術館門口排隊(外面有指示)。
- 準時按批次入場,前臺驗票查證件。
- 通常從最高層(5F或4F)開始往下參觀(具體路線每次展覽可能微調,聽工作人員安排)。
- 每一層都有工作人員引導和講解(日語/簡單英文),會控制每個空間的人數。
- 最熱門的鏡屋通常有時間限制(比如每人每次1-2分鐘),需要排隊等候進入。
- 90分鐘結束,工作人員會溫和但堅定地引導大家離場。
重要提醒:
- 務必提前查好並確認自己預約的具體時段! 官網預約成功郵件裡會寫得清清楚楚。
- 日本節假日開放安排可能不同,務必提前上官網確認! ([https://yayoikusamamuseum.jp](https://yayoikusamamuseum.jp))
- 休館日多!開放時間短!預約時段嚴格! 這三點必須牢記於心,規劃行程時圍繞它來安排。
三、 交通:藏得深,但找得到!
前面說了,草間彌生美術館 藏在新宿區弁天町的住宅區裡,不是在大馬路邊上那種顯眼位置。不過東京交通發達,找起來不算太難,就是需要點耐心和方向感。
最推薦的交通方式:地鐵
- 都營大江戶線:
- 搭乘至 「牛込柳町」站 (K 04) 下車。
- 從 東口 (Higashiguchi) 出站。
- 出站後,沿著大馬路 「早稻田通り」 (Waseda Dori) 往前走。
- 大約走 5-7分鐘,你會看到一個路口(有紅綠燈),路口有一家 「7-11」便利店。
- 關鍵點來了:在7-11那個路口左轉! 拐進住宅區的小路。
- 直走大約 2-3分鐘,在你的右手邊,那棟醒目的純白色建築就是 草間彌生美術館 了!
- 優點: 步行距離最短,路線相對直接。標識還算清晰(跟著谷歌地圖或指示牌)。
- 缺點: 「牛込柳町」站只有大江戶線一條地鐵,需要轉乘。
- JR / 東京Metro東西線:
- 搭乘JR中央·總武線(各站停車)或Tokyo Metro東西線至 「飯田橋」站 (I 11, T 06)。
- 從 「西口」 (Nishiguchi) 出站(靠近東京Metro東西線閘機)。
- 出站後沿著主幹道 「外堀通り」 (Sotobori Dori) 往 早稻田方向 步行。
- 這條路很長,需要步行約 15-20分鐘。
- 途中會經過牛込神樂坂站、警察署等。
- 看到 「早稻田通り」 後右轉(或者留意谷歌地圖導航)。
- 然後找到那個有7-11的路口,左轉進去(同上述路線)。
- 優點: 「飯田橋」是大型換乘站,多條JR和地鐵線可達,方便從東京各處出發。
- 缺點: 步行距離較長,對於拖著行李或腿腳不便者比較辛苦。
其他方式:
- 巴士: 附近有巴士站(例如「牛込柳町駅前」),但巴士路線相對複雜,等待時間不確定,不推薦給初次到訪的遊客。
- 計程車: 直接告訴司機地址「新宿區弁天町107」或「草間彌生美術館(くさまやよいびじゅつかん)」。優點是點對點直達,適合多人或行李多。缺點就是貴(東京計程車不便宜),且住宅區小路司機也可能不太熟(最好給他看地圖定位)。
實地找路小貼士:
- 谷歌地圖是王道: 在東京找路,谷歌地圖準確性極高,務必提前下載好離線地圖或確保網路暢通(建議租用WiFi蛋或買SIM卡)。輸入 "Yayoi Kusama Museum" 或 "草間彌生美術館" 導航。
- 認準7-11便利店! 從大江戶線「牛込柳町」站出來後,沿著大路走,看到7-11就左轉,這個地標超級關鍵!
- 留意住宅區內的指示牌: 拐進小路後,牆上或電線杆上會有一些小小的美術館方向指示牌,多留意。
- 提前預留時間: 無論坐地鐵還是JR,加上步行時間,建議至少提前半小時到45分鐘從市中心(如新宿、澀谷、東京站)出發。

四、 展覽:映象、圓點與無垠的靈魂
終於要進門看展了!這才是草間彌生美術館 的重頭戲。前面搶票、交通的折騰,在這一刻會覺得特別值得。不過也要先說清楚,這裡的展覽有兩大特點:
- 定期更換主題: 美術館的展覽不是固定的常設展,而是大概每半年到一年會更換一次主題。每次展覽會聚焦草間彌生藝術生涯的不同階段或特定系列作品。所以你不同時間去,看到的內容可能很不一樣!
- 嚴禁拍攝: 絕大部分的室內展覽空間是絕對禁止拍照和錄影的! 特別是畫作、雕塑和早期的珍貴作品。工作人員會非常明確地告知和阻止。唯一例外通常是當季特設的 Infinity Mirror Room (無限鏡屋) ,這裡是 允許拍照 的(但禁止錄影和使用腳架/自拍杆,閃光燈當然也不行)。所以,放下你的相機(除了在鏡屋),用眼睛和心去感受吧! 用心看比什麼都強。(這也是為什麼網上能找到的美術館內部實拍圖,90%都是那個鏡屋...)
那麼,你可能會在 草間彌生美術館 看到什麼?
雖然展覽常換新,但草間彌生標誌性的元素和主題是貫穿始終的。以下是她作品中最重要的幾個概念,也是你在草間彌生美術館 最容易邂逅的「老朋友」:
- Infinity / Accumulation (無限 / 集積): 這是草間藝術的核心哲學。透過 重複(尤其是圓點、網紋)和 鏡面反射,她創造出空間無限延伸、邊界消融的幻覺,彷彿窺見了宇宙的浩瀚無垠。鏡屋就是這種理念的極致體現。
- Polka Dots (水玉 / 圓點): 最具辨識度的符號!圓點對她而言,不是裝飾,而是細胞、分子、宇宙星辰的隱喻,是她對抗恐懼(自我消融)的方式,也是連線萬物、擁抱無限的可能。草間彌生美術館 裡,圓點無處不在。
- Nets (網目): 早年的重要系列。細密的、彷彿會呼吸的網紋,覆蓋畫面或物體,同樣表達無限延伸和吞噬的感覺。
- Pumpkin (南瓜): 最具代表性的雕塑主題。巨大、佈滿圓點的南瓜,造型奇特,帶著一種既可愛又怪誕,既穩固又充滿生命力的矛盾美感。它是草間故鄉的記憶,也是她精神的象徵。草間彌生美術館 的頂樓露臺常會擺放一個標誌性的黃色黑點南瓜雕塑(可以合照!)。
- Self-Obliteration (自我消融): 這是草間早期重要的藝術宣言。透過重複的圖案(圓點、網紋)覆蓋一切(包括自己、物品、空間),讓個體邊界消失,融入更大的整體(無限)。
- Flowers (花): 近年創作的重要主題。巨大、鮮豔、充滿生命力,同樣佈滿圓點,既是生命的禮讚,也帶著草間特有的奇異感。
- 早期珍貴作品: 美術館有時會展出她50-70年代在紐約時期的激進創作,包括一些「軟雕塑」、行為藝術紀錄、拼貼畫等,能看到她藝術風格的源頭和當時的先鋒性。
參觀 草間彌生美術館 的典型體驗流程 (以我上次為例):
工作人員引導我們從 頂樓 (5F) 開始。
- 5F - 天台: 豁然開朗!這裡通常放置一個大型的 標誌性南瓜雕塑(我那次是經典的黃色黑點款),背景是東京的城市天際線。是美術館內少數允許自由拍照的地方(除了南瓜本體,別拍到樓下住戶窗戶哦)。視野很好,感受藝術與城市生活的碰撞。
- 4F & 3F - 主要展廳: 核心展區。展出當季主題的繪畫、雕塑、裝置。空間不大,但佈置精妙。燈光、牆面顏色都精心設計,最大化烘托作品。工作人員會控制每個房間的人數,保證你能安靜欣賞。禁止拍照區域! 只能睜大眼看。我那次看到了她近幾年的大型花卉畫作,色彩濃郁到幾乎要滴出來,密集的圓點構成的花瓣,有種迷幻的生命力。還有一組新的鏡面小雕塑,非常精巧。
- 2F - 鏡屋空間 / 特殊裝置: 重頭戲來了!通常這一層會設定當季的 Infinity Mirror Room (無限鏡屋)。每次的鏡屋主題都不同(比如無限波點、無限星光、無限燈籠等)。需要排隊(即使你時段內人少也要等前面的人出來)。工作人員會每組放2-4人進去,給你 嚴格限時(通常只有60-90秒!)。進去後門一關,燈一亮……哇!置身於一個由鏡子反射、燈光和特定元素(圓點、燈球等)構成的無限延伸的宇宙中。極其震撼!是感官的強烈衝擊。抓緊時間拍照(記得關閃光燈!)。
- 1F - 入口/禮品店: 看完展覽下樓,就是美術館的入口大廳和非常精彩的 博物館商店 (Museum Shop)。這裡也是 唯一允許自由拍照的內部空間(除了展品本身)。可以拍店裡的裝飾、商品。商店雖小,但東西超級豐富!各種限定周邊:畫冊書籍、複製畫、明信片、圓點文具、南瓜造型的包包飾品、甚至圓點零食!價格不便宜,但設計和品質都很好,是買紀念品或伴手禮的好地方。我每次都會在這裡流連忘返。
個人感受:
整個看展過程像一場精心編排的儀式。90分鐘被高效利用,跟著設計好的路線,從開闊的天台,到密集的繪畫雕塑,再到核心的鏡屋高潮,最後在商店釋放購物的興奮(或遺憾錢包空空)。節奏把控得很好。草間彌生美術館 最厲害的地方,不在於它有多大、有多少藏品,而在於它提供了一種極其純粹、高度濃縮、沉浸式的草間彌生體驗。它讓你完全浸入她的視覺語言和精神世界。鏡屋那幾十秒的震撼,確實值得提前三個月搶票。不過我得誠實說一句,有些畫作看久了,密集的圓點真的會讓人有點眼花(這算不算草間彌生成功達到了她的「自我消融」效果?哈哈)。而且,展覽內容的深度,多少有點依賴你對草間彌生背景故事的瞭解。如果完全不瞭解她,可能看的就是「好多點點好酷哦」,建議去之前稍微做點功課(比如看看她的紀錄片或者介紹文章),體驗會深刻很多。
五、 附近景點:看完展,散步探索下町風情
從草間彌生美術館 出來,如果時間還早(特別是如果你預約的是下午比較早的時段),別急著離開新宿區這片。美術館所在的「牛込」區域,是東京都心難得的、保留了些許 「下町」 (老城區) 氛圍的地方,安靜、生活化,適合悠閒散步,挖掘一些小驚喜。附近也有一些值得順道探訪的文化景點:
1. 早稻田大學 (Waseda University)
- 介紹: 日本頂尖的私立大學之一,創立於1882年(明治時期),歷史非常悠久,孕育了眾多政界、商界、文化界名人(日本多位首相畢業於此)。校園本身就很值得一看,融合了西洋古典風格(如大隈講堂)和現代建築。綠化很好,尤其是著名的 「大隈庭園」 (Okuma Garden) 和校園道路上成排的 銀杏樹(秋天金黃一片超美!)。學術氣息濃厚,能看到充滿活力的學生。
- 地址: 東京都新宿區戸塚町1丁目104 (從美術館走過去大約15-20分鐘)
- 交通: 從美術館步行:沿「早稻田通り」一直往早稻田方向走即可直達正門(早稻田站方向)。或者從「牛込柳町」站坐一站地鐵到大江戶線「若松河田」站,再步行約10分鐘。也可從JR高田馬場站步行約15分鐘。
- 營業時間: 校園本身是開放的,可以自由進入散步(注意不要打擾學生上課)。部分建築(如圖書館、博物館)可能有開放時間限制或需預約。「大隈庭園」平日需付費進入(學生免費),具體開放時間建議查詢官網。校園整體氛圍隨時去感受就好。
2. 穴八幡宮 (Anahachimangu Shrine)
- 介紹: 一個非常低調但據說很靈驗的 「錢洗」神社。它的獨特之處在於神社後方有一個洞穴(「穴」的由來),據說在江戶時代,有人在此洞穴中發現了一尊神像並供奉起來。這裡最著名的習俗是 「洗錢祈願」:信徒們會將自己的錢幣(日元硬幣或紙幣)在神社的「錢洗水」處清洗,祈求財富增長、生意興隆。洗過的錢據說不能花掉,要當作護身符帶在身上或放在錢包裡。神社不大,但綠樹成蔭,氣氛寧靜祥和,與繁華的新宿形成反差。體驗一下獨特的日本民俗很有意思。
- 地址: 東京都新宿區西早稲田2丁目1-11 (從美術館步行約10分鐘可達)
- 交通: 從美術館出來,導航「穴八幡宮」步行即可。或者從東京Metro東西線「早稻田」站步行約7分鐘。
- 營業時間: 神社通常 全天開放(日落到日出之間可能會關閉山門,但外部仍可參拜)。社務所(賣御守、寫朱印的地方)一般 早上9點到下午5點 左右開放(具體時間可能變動)。
3. 神樂坂 (Kagurazaka)
- 介紹: 從美術館往「飯田橋」站方向走,會漸漸進入充滿風情的 神樂坂區域。這裡曾是東京著名的「花街」(藝伎文化區),如今仍保留著許多古老的石板坡道(「坂」即是坡道的意思)、傳統的日式料亭、精緻的和果子店、時尚的咖啡館、小藝廊和精品小店。白天漫步其中,能感受到濃濃的古韻和悠閒的巴黎左岸風情(因此有「東京小巴黎」之稱)。晚上則搖身一變,高階料亭的燈籠亮起,別有一番韻味。可以找找那些藏在巷弄(尤其是「毘沙門天坂」附近)裡的老店。這裡也是日劇的熱門取景地。
- 地址: 東京都新宿區神楽坂區域(主要街道從飯田橋延伸到早稻田通り交匯處)
- 交通: 從美術館步行約 15-25分鐘(看你想逛多深入)。或者走到「牛込柳町」站坐大江戶線到「牛込神樂坂」站或「飯田橋」站下車即達核心區。
- 營業時間: 區域全天開放。各店鋪營業時間不一,餐館午餐大約11:30-14:00,晚餐17:00-23:00;咖啡館、商店通常是10/11:00-19/20:00。
散步路線推薦:
看完草間彌生美術館 (下午3點半左右結束) -> 步行約10分鐘到 穴八幡宮 洗錢祈福 -> 繼續步行約15分鐘,一路感受街區氛圍,抵達 早稻田大學 逛逛校園,感受青春氣息 -> 如果還有精力或已是傍晚,可以往東南方向步行約15-20分鐘進入 神樂坂,找家特色小店或餐廳晚餐。這樣安排,藝術、民俗、學府、老街風情就都體驗到了!

六、 附近美食:用味蕾延續藝術之旅
看完展,腦袋裡充滿圓點和無限宇宙,肚子也該餓了!草間彌生美術館 附近雖然多是安靜的住宅區,但步行可達範圍內(特別是往飯田橋/神樂坂方向),隱藏著不少美食選擇,從接地氣的庶民小吃到精緻的餐廳都有。
我的覓食清單推薦 (親測或本地口碑極佳):
- 風雲児(沾麵王者):
- 型別: 超人氣沾麵專門店
- 位置: 離美術館不算最近,但名氣太大!從美術館步行到飯田橋區域約15-20分鐘,或坐一站地鐵到大江戶線/東西線「飯田橋」站。
- 特色: 常年佔據東京各大沾麵排行榜Top 3!以 濃郁至極的魚介系(魚類+貝類)豚骨湯頭 聞名。湯頭色澤深沉,味道複雜醇厚,鮮香爆炸!麵條是粗麵,筋道十足。沾麵吃法,吃完麵還可以要求加清湯(Soups Wari)稀釋碗裡剩下的濃厚醬汁喝掉。飯點必排長隊(經常1小時起跳),建議錯峰(比如下午3-4點非典型用餐時間)或者一開店就去。
- 地址: 東京都新宿區西新宿7-7 DX西新宿ビル 1F (靠近飯田橋站西口)
- 壽賀喜屋(超值立食壽司):
- 型別: 立食壽司 (站著吃的壽司店)
- 位置: 從美術館步行約10分鐘可到「牛込神樂坂」站附近就有分店(具體導航)。
- 特色: 價效比極高的立食壽司連鎖店。食材新鮮度在這個價位裡算非常不錯了(肯定不能和高階壽司店比)。種類多,從平價的海鮮軍艦、細卷,到稍微貴一點的生魚片壽司都有。點單是看牆上的牌子,直接跟師傅說。適合快速解決一餐,體驗日本上班族的日常飲食方式。價格親民,食量不大的話1000日元出頭就能吃飽。
- 看點: 很多分店,認準招牌即可。
- 五十番(關東煮老鋪):
- 型別: 傳統關東煮 (おでん)
- 位置: 神樂坂區域的核心地帶「毘沙門天坂」附近。從美術館步行至神樂坂約20分鐘。
- 特色: 創業於1950年的老鋪,是神樂坂地區關東煮的代表名店。小小的店面,氛圍懷舊溫暖。湯頭是經典的關東風味,清澈但滋味深邃。食材種類豐富,煮得十分入味,特別是蘿蔔、牛筋、雞蛋、魔芋結、炸豆腐包(巾著)等經典款都做得非常好。冬天來一碗熱乎乎的關東煮,配杯清酒,格外舒服。價格中等。
- 地址: 東京都新宿區神楽坂3-6 (就在毘沙門天 善國寺旁邊的小巷口)
